2023年7月30日星期日

你一点也不特别



记得去年验血后,我发现了自己患上了血液疾病,经过几轮的检验,终于确证患上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是一种慢性疾病,也可以被列为血癌,可是必须长时间服药治止病情恶化。

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从来都没有听过的疾病,后来到医院复诊的时候,医生说这已经是常见的疾病了,只要定时检查及吃药,是可以继续生存下去的,原来我并不是得到罕见的疾病,原来如此的疾病,还是可以在人群中找到,只是我不知道而已!

我们的生活不断地改变,生活素质也开始变好,可是也隐藏了许多不得而知的疾病,就好像几年前开始传播的Covie-19,其实人也是一样。

我看着学生们的改变,学生的素质,学生的性格,学生的学习,一班里有三十多位学生,可是却看到了有许多却面对了学习障碍,可以那么说,他们的学习障碍是不是因为家里的问题,还是因为学习的环境,还是因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!

生活素质不断提高,有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,有的家长为了生活而把孩子交予他人去教导,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学习问题,搞得头昏脑涨,焦头烂额,而老师们也是如此。

我看过孩子在学习的过程,是应该有一定的进展,可是有的学生却抗拒进步,他们希望永远就躲在父母的庇护下,永远是父母心中的宝,对于外面的世界,他们一定也不感兴趣。如此的学生,不知道学习的快乐,他们以后又怎么知道继续成长的必要呢?

而父母,却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很特别,其实,很想告诉他们,他们的孩子一定也不特别,他们的孩子只不过是人群中的其中一个而已,他们就是一般的孩子而已。

或许父母认为孩子是需要多一点的关注,而特别留意他们的学习,而忘了,他们也应该学习放手,让孩子自己去学习,他们应该学习如何做个监督者,而不是让孩子救生圈的人。孩子们在成长中,学会自立,学会沟通,学会表达,学会思考,他们就是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,而学习是他们必然的,是无法抗拒的一个过程。

可是往往就可以看到,孩子们却抗拒学习,就算是学习也是为了满足家长们的要求而已,而忘了学习是对他们终身受益!

自从教导低年级的学生后,每一年我所看到的情况真的令人很担心,到底我们要的孩子是如何的!我仿佛看到了现在的孩子,就好像我们还没入学的孩子,或是我们还在幼小的孩子,为了得到想要的玩具就放声大哭,无理取闹,而他们现在就是如此,不要学习的时候,就是放声大哭,要不然就大耍脾气,惹得父母生气,老师也无可奈何!

到底是他们不能适应环境呢?还是他们不愿意去改变自己,是适应环境。当然,要他们离开一个舒适圈,跳到一个他们认为陌生的地方,可能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,可是他们不知道,那就是一种学习过程。就是因为如此,抗拒去学习就是最好的办法,他们花了许多时间去抗拒,学习对抗,为什么他们不拿多一些时间,去学习成长呢!

以前人们选择学习,是因为要得到更好的生活,而现在的孩子,抗拒学习,因为他们已经生活得太好了,而忘了他们也是必须学习。
我很想告诉孩子们,他们是父母的宝,可是他们还是要学习成长,而父母也要学习放手,因为他们的孩子一点都不特别,他们就是一般的孩子而已,一个需要成长的孩子!


等待离开的时间



我听着乐队的演唱,这是四人组成的乐队,他们在一间餐厅驻唱。在主唱的前面有一个盒子,应该是让顾客放赏钱的。乐队演唱了好几首,可是盒子里还是空空的。

主唱歌手的声音有点沙哑,偶尔还咳嗽。唱了几首歌曲,他们歇息片刻。他们唱的歌曲都是英文歌曲,偶尔还唱摇滚歌曲,扬声器传来的音乐很大声,不过还是可以接受。

我原本只是想要喝一杯咖啡,后来听到主唱的歌声挺动听的,就一首又一首地听完每一手歌曲,也点了两首歌曲。主唱唱得很好听,完全没让我失望。

后来主唱歇息一会儿,让他的朋友唱了几首。可惜,他朋友的歌声被音乐盖掉,也可以这么说,他的歌声好像没发出来,咬字不清,或许这里就不是他的主场。后来,主唱又再唱一首歌曲,才感觉到他的唱功果然不一样。

我想起了自己现在的处境,感觉现在的工作环境已经不是我的主场了,我无法再发挥所长,也没办法好好地工作了。因为理念不一致,也使到自己应该没办法再混下去。我以为可以像其他人,就是工作而已,就别在乎吧!

我发现自己对于工作的渴望是不一样,希望得到认同,希望得到关注,希望做到自己喜欢的。可是偏偏这里一直都不是自己的主场,可能是我出现在不对的时间,也遇到不对的人。

就好像主唱的朋友,就算他多么用力地唱,就是唱不出该有的感觉。而主唱只是随意地唱,就显示了他的唱功,可惜的是,主唱却因为喉咙不舒服,而必须暂停了,我也挺失望的,因为无法再继续听他唱歌了。

而在场的客人,也因为如此,一个一个的离开了。只剩下乐队的家人,还有在上网工作的人,当然还有我,慢慢地享用桌上的晚餐,等待离开的时间。


留不住的时间



记得以前,开始设计学校的部落格,还有管理面子书和油管,也开始拿起相机。所有的学校活动,总是很忙碌,在学校,或是离开学校,开始拍摄活动的照片。然后回到学校,开始整理照片,然后上载照片,在部落格发帖子,再转载到面子书,接着有剪辑视频,上载到油管。虽然观看流量不多,但是我的初衷是把学校的活动记录起来。

当初编辑部落格的时候,花了一个月的时间,当时候孩子还很小,必须在半夜工作,可是孩子总会哭着找我,然后拉着我去陪伴他睡觉,可是我却不在乎,因为我知道他需要我的时间会越来越少,我会好好的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时间。

编辑好了部落格,当时候校长没什么反应,可能我们的年代不一样,看法也不一样,他是淡淡地对我说:“部落格是做得好,可是继续做下去才是重要。”后来,我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
后来,换了另一位校长,也不怎么管我在部落格所做的工作,还有其他媒体工作,只是觉得那是额外的工作,根本不是很重要,因为她注重的是学生的教育。我看到了她对于孩子的教育,是非常的注重。不管是成绩,还是行为,她都会妥善地处理。那时候,为了学生们的成绩,我在考试成绩,还有数据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,而且也是我发挥所长的时候。

许多数据都是使用电脑来处理,而且很快就把数据做出来,而且就是她要的数据,让她可以很熟悉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展,当时候,我们就是忙着办活动,进行辅导班,为的是帮助孩子,希望他们考出好成绩,也协助后进生,而我们也慢慢地看到了进步,最主要的是,大家都很累,可是大家都愿意,因为为了孩子的教育,那就是对于教育的热诚。

一位热忱的掌校人,看得她的动力,不管是成绩,或是运动场,还是课外活动,都有标清的成绩。每一个老师都有他们的优点,大家都可以发展所长,利用自己的优势,为自己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,为自己而骄傲!当时候,就算我离开了运动场,我还是看到自己的利用价值,看到了自己还有发挥的空间,不管是在教学上,还是其他的工作,都是带着干劲的。

可惜,或许是个人意愿,或许渴望着表现,原本可以让小孩奔跑的草地,改成了钢骨水泥,小孩失去了玩乐的地方,然后不断地鼓励,或是强迫性孩子阅读,可是孩子完全没有阅读的乐趣。

我理解每一个人对于阅读的意愿,记得小时候,只是酷爱运动,根本没有想要好好读一本书。后来,因为必须安抚无法安定的心,我开始翻阅书籍;也因为必须写作,我开始多阅读;后来因为要得到更多的知识,我是爱上了阅读。现在,我开始了旅程,也阅读更多的书籍,对我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。

时间从我的手指缝溜走,我知道无法留住了时间,可是我知道时间让我留住了许多回忆,而时间也见证了我的成长,当然我的每一个成长过程,都为我留下无法忘怀的记忆,而且我从来没有遗憾过,因为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价值的存在。

少数服从多数



对于科技教学,我一直都是带着热忱地去研究,也却学习那些电子器材是适合教学,也一直学习适合当代小孩的教学法,并不断地分享。可惜,校长却对我说的,别走得太快,老师们跟不上,可是我们都已经慢了许多,为什么不给我一个机会,带领老师们走得比较快。原来,我们原本就是不同步伐的人,也是不同跑道的人,虽然我是同样是一个圈子人。

我曾经和一位老球友谈天,他也曾经是我学校的家教成员。大家谈到了学校的策划,然后谈起了当初装设电子白板。当初我看到了问题的出现,然后都一一地列出了有关问题,并说明有更好的替代方案。我总是觉得许多决策,都是几个人的决定,而其他的人就是跟随而已。可惜的是,就算我多么地努力去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,都无法受到认同。或许他们对于科技这一块真的不是很了解,可是却又不去听听我的意见。就是因为几个人的意见,而且该意见是不对的,是有问题的出现,可是就是因为对于科技的认知不够,也不愿意去接受别人的意见,结果就是因为少数服从多数,大家都一致赞成进行设置电子器材的提案。

我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再拒绝该方案,所以只好配合,就算出现了许多问题,也只好想办法解决,以致后来索性放弃。我放弃了使用电子白板,不是因为它的不好,而是我找到了更加适合的教学器材,再配合适合的教学法,并且设计网站,通过科技教学,二十一世纪教学概念,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,而我还是想办法分享我的教学理念。虽然一直不被认同,我也不在乎,只希望有老师看到,家长们认同。当然一个人的教学理念,是不符合大队,而我也无法做到少数服从多数,所以我一定要做出好成绩,以证明自己也能做得很好。

少数服从多数,明明知道就是有问题,可是还是执意地去依从,盲目跟随,也不去分析,就一一地接受。我看到自己面对的问题,我知道自己再无法跟随大队,就把自己做得更好,站好自己的立场。

现今,同样事情又再发生了。我一样地还是站稳自己的立场,坚决反对有关方案。虽然我知道最后的结果,还是少数服从多数,可是我还是提出自己的意见,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分析,探讨有关的计划是否适合进行。

有时候,我不明白,为什么一定要少数服从多数,难道少数人就没有选择的权利,难道少数人的意见一定是错误的吗?或许有些事情,是必须深思熟虑,是必须多方去探讨,多听听别人的意见,然后才决定不是更好吗?而不是让一些不懂的人,只会听从别人意见的人,决定一件事情决策。

少数服从多数,就好像我们的社会,华人已经是属于少数,而且人数不断地减少,而我们的命运就是由他人来主宰。当然我们希望能够真正做决策的是,是真的具有专业的看法,是有能力的专业人士,可是,可能吗?

少数服从多数,其实在那里都会发生,强势的一群就是因为少数服从多数,压迫少数人,结果被逼向现实低头,就是那么残酷,然后无可奈何!

少数服从多数,也发生在校园里,发生在职场,发生在社会各阶层,发生在各个地区,我们都知道少数就是无法得到公平的对待,到最后,只好认命还是选择离开!

或许有一天,少数的人可以站稳自己的立场,坚持自己的立场,就算是失败,但是问心无愧,只因为相信自己。

我们到底要塑造小孩,还是要教育小孩?



有人问我,既然家长也很关心小孩的学习,老师也尽责教学,为什么孩子们的功课还是跟不上。

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探讨有关问题了,也是我们身为教育者,身为父母应该正视的问题。

由于我是教导低年级的学生,我看到了每两年,小孩的学习就不一样了。我列下了几点:

1.小孩的家境——小孩生活在舒适的环境,当他们来到学校,走入课室,不像家里那么舒适了,已经是影响了他们对于来学校的动力。

2.父母亲的爱——小孩在家里受到宠爱,来到学校,发现老师比较严格,同学也顽皮,功课太多,他们无法适应环境,有的就抗拒来学校,有的讨厌学习,有的害怕老师,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。

3.课程的难度——无可否认,现在的课程是比较难。评估是以听说读写来进行,而低年级是减少考试,更应该说不需要考试。可是,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地了解课程纲要,要如何进行适合的教学,如何减少功课,而以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来代替。可是,我们至今看到的,孩子还是很多功课,作业也从来不减少,可是学习的效果却没有进展,那么就是代表教学方式是否出现了问题,那么是否有检讨?

4.二十一世纪——大家都说二十一世纪教室,还有二十一世纪教学法,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。从课室的环境,打造二十一世纪的教室,必须是五彩缤纷,现在的小孩都是好动,喜欢色彩,喜欢学习。可是传统的教室,却叫他们坐着,安静地听老师教学,没有活动空间,那么要如何吸引他们学习?
二十一世纪教学法,是必须分组,必须自由发表意见,进行不同的活动,倾向于快乐学习。优异的学生可以上网学习,或是做其他增广练习;学习进度慢的学生,老师会加以辅导。那么,好的学生就可以继续前进,那么后进生也会得到老师的关注。可是,许多时候,但是功课就已经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,他们哪里还想学习,他们的心里,只有抗拒学习而已。

5.孩子的小脑袋——虽然说与时并进,时代不断地进步。许多东西我们都以电脑来代替,以科技来协助,可是,为什么我们又偏偏要孩子记得那么多的东西?想想看小孩的小脑袋,要装那么多科目的知识,而且都不简单,可是却要求他们以传统的方法去学习,又怎么会有效果呢?

6.孩子的学习障碍——由于时代的进步,父母多数都是受教育的群体。当他们发现在孩子小时候面对学习问题的时候,他们会采取行动,带孩子去诊断,然后发现孩子真的面对学习障碍,那么就会尽快就教导孩子。当然,也有的家长都没有察觉,而老师也当他们是后进生而已。当时间久了,他们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期,也无法更得上课程,也被同学们落在后头了。其实课程的难度,很快就发现孩子的学习进展,有的也可以察觉孩子是有学习障碍的。

7.家庭背景——当我在编写教学平台,然后也设计了孩子们的个人网站,我发现有的家庭背景不好的学生,无法使用电脑学习,虽然学校可以准备电脑,可是却面对了种种的问题。我看到了许多家庭背景比较好的学生,他们在学习方面占了优势。我鼓励他们上网学习,我编写了许多练习,上载了许多学习资料,也鼓励小孩们在各自的网站习作和写作。而这些学生,我看到了他们的进步,而且他们的学习进展会比较好。反观,一些学生,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,他们缺乏学习动力,家里没有电脑,无法获取更多的资讯,或是学习平台,造成了他们的学习比较缓慢,甚至落后许多。当然,我们是无法要求家长们购买电脑,可是学校是有能力协助孩子的,至少提升课室,科技化,准备几台电脑,让学生们可以学习。

8.学校的规则——记得以前,学校立下了许多规则,以管理顽劣的孩子,可是现在的孩子已经不一样了,他们确实比以前的小孩乖许多了,可是学校还是设立了许多规则来管束他们。例如说,进行晨读,要求小孩安静;下课的时候不可以奔跑,不可以喧闹,不可以玩乐;回家的时候,要保持安静,规定回家的路线;学校设立了许多条规,说得好听是好学生遵守校规,其实就是要控制小孩,可是小孩离开了校门后,他们已经没有纪律了。
小孩来到学校,不单是学习那么简单,他们要学习的是环境,和同学们的交流,老师们的知识。他们渴望来到学校,可以快快乐乐地奔跑,可是和朋友愉快地说话,可以很开心地向老师发问。可是,我却感觉到,学校立下了许多规则,学校已经不是学习天堂,而是一个没有自由的地方而已。

我们害怕小孩跌倒,我们就不允许他们奔跑,而不是设置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们玩乐,让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乐;
我们害怕小孩无法学习,可是却让他们上很多补习班,给他们做很多的功课,也不去了解到底适合他们吗?而且也剥夺了他们的许多玩乐的时间;
我们害怕孩子犯规,于是设立了许多规则来限制他们,而不是去教导他们对和错,结果他们只会在学校守规则,离开校门后,却忘了身为公民应该做的事;
我们以为从小培养孩子就是好的开始,而从来没有考虑过,是否他们能够好好地学习,造成他们长大后,更加抗拒;
我们宁愿打造一个富丽堂皇的礼堂,也不愿意花一点点钱,去提升适合小孩的学习环境,以吸引他们投入学习的状态。

当我分析有关问题的时候,当然有的人不认同,可是当我投入教学的时候,看到孩子们的学习,看到了小孩的渴望,也看到不同的教学法,也带来了不同的效果,看到不同时代的小孩,学习态度也不一样,我知道,要改变的是教育者,是环境,因为不同时代的小孩,他们的要求也不一样。或许有的人就说,我就是要孩子们依着我的要求,可是想想看,我们到底要塑造小孩,还是要教育小孩。


提早的祝福


今天欢送一位老师荣休,我整理着她的照片,看着照片里的人物,都是我们熟悉的人,同事和同学,大家就在欢乐的氛围里,庆祝该老师的生日,祝贺她生日快乐,当然也祝贺她退休快乐。

突然,一位同事,也是昔日的学生,把一盒蛋糕送给我,盒子不大,打开盒子一看,是一个大约六寸大的蛋糕,白色的奶油,上面还放葡萄、芒果和草莓,应该就是一个水果蛋糕。
她说:“老师,明天就是假期了,过几天也是你的生日,送你一个蛋糕,祝贺你生日快乐!”
我马上说:“谢谢哦!真有心。”我的心里非常开心,她还记得我的生日,应该说她每一年都不会错过我的生日。
她眯眯笑地离开了,我继续我的工作。

她小时候的时候,我曾经教导她三年,当时候的印象不是很深刻,记得她就是乖乖的小女孩。而我当时候就是比较严厉,他们都认为我非常凶,应该说当时候的老师都是给人一个如此的印象。后来,她成为我的下属,我也教导了她很多,她也顺利地接手我的工作,负责学校的考试分数,而我也觉得是时候让她担当了,果然她也没有让我失望。后来,我也发现她办事的风格越来越像我了,从来不软弱,也很大胆了,也很负责任。我想,适当的放手,真的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,我看到了她的成长。

记得有了家庭,老公会买一个小蛋糕,然后一家人就是简单的庆祝生日,孩子也很开心地和我一起庆祝。后来老公走了,孩子长大了,也没有家人为我庆祝生日了。可是,同事和朋友们总是会在我生日的那一天,给我一个惊喜,送上一个蛋糕,一句简单的祝福,一群人为我唱生日歌,然后吹了蜡烛,开开心心地度过接下来的每一个生日,而且每一年的生日都没有错过,真的很幸运,他们代替了我的家人。可是,我却不会那么细心,记得她们的生日,或许我应该在其他方面下点功夫。

后来的每一年,就算不在学校庆祝生日,我也会收到朋友或是她的蛋糕。送来的蛋糕不会很大,可是吃了很甜,很幸福。原来我的期望就是很简单,不需要很奢华,不需要太多,简单的一个蛋糕,一句衷心的祝福,也可以很幸福。

今年,刚好生日是在假期里,收到了一个蛋糕,提早的祝福,我的心很欣慰,希望以后的生日,就算是没有一个蛋糕,也可以过得很快乐!

小时候,一个生日蛋糕,蛋糕上的蜡烛越来越多,代表了我们的又长大了;
少年时期,一个生日蛋糕,一个生日派对,代表我们成年了;
青春时期,一个生日蛋糕,一群人的祝福,欢乐地庆祝,代表我们又成长了;
年轻的时候,一个生日蛋糕,家人的祝福,很简单,代表我们生活越来越好了;
中年的时候,一个生日蛋糕,几个人的祝福,蛋糕上不敢再插那么多蜡烛了,代表我们慢慢地老去了;

我回顾了以前的每一个生日,所拍摄的照片,所记录的点点滴滴,和朋友一起庆祝生日,和家人一起庆祝生日,很同事一起庆祝生日,我都是很开心,因为度过每一年的生日,虽然很简单,但是都很有意义,它代表了我生活得很好。

接下来的日子,时间也越来越少了,不管我在哪里,一群人,几个人,或是一个人,当然也渴望着每一个生日,还有人会送上来蛋糕,一句简单的祝福,祝贺我生日快乐,祝贺我身体健康,祝贺我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个生日,因为这些祝贺,代表我又平平安安,健健康康地度过了一年。

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



一个小孩的手,突然从我身后出现,然后伸手试图打开我前面的冰箱,我马上挡住他,不让他打开,他看到没办法打开冰箱的门,便一溜烟地跑掉了。我看着他那小小的背影,很快就消失在我的视线了。

他就是一个特别的孩子,不善于沟通,无法静静地坐下来,喜欢看到打开每一扇门,喜欢玩桌上的东西,喜欢到处乱跑,喜欢钻进别人的课室,玩弄别人的东西。或许孩子在家已经是长时间受到训练,来到陌生的地方就无法控制自己。爸爸说正在安排去医院检查了,希望医生能够帮助孩子。

我无时无刻都看到他,他会突然出现在我的课室里,然后好奇地触摸电视机的屏幕,以为电视机是触摸屏,可以在书写。我捉着他的手,然后牵着他,一边走,一边问他。
我说:“爸爸呢?”
他说:“爸爸没有来。”
我又说:“那么你就要乖乖在班上了。”
他没有回应我,幼小的手却是想要摆脱我的手,不想跟着我回班去。当然我也不放手,牢牢地牵着他,然后一路走,一边地问他,可是他却是东张西望,很不专心地,当然不会回答我一句话。我尝试转移他的视觉,希望可以快点把他送回班上。我带着他,走进了他的课室,然后告诉他桌上也有他喜欢的玩具,叫他在那儿玩。我马上离开,然后关上了课室的门,不知道他后来有没有再次地离开课室。

今天,我没看到孩子的爸爸来,可能今天忙吧!无法来到学校监督自己的孩子。还好,孩子的爸爸是自顾人士,工作时间比较自由,可以抽空来学校照顾孩子。我看着他陪伴孩子去食堂,然后指导孩子吃东西的时候,要照顾清洁,要用手帕抹嘴和抹手,他还和孩子以英语交谈,孩子也似懂非懂地,依着爸爸的指示去做,看来爸爸在这一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和耐心。孩子长时间在熟悉的地方成长,也习惯了家里的环境,所以对他们来说应该不是问题,可是当他去到陌生的地方,来到不同的环境的时候,他就会感到很好奇,想要四处去看看,想要去触摸每一样东西。当然爸爸在的时候,他就会乖乖地呆着,不敢乱跑。可是只要离开爸爸的视线,他就会四处乱跑了,也挺困扰的。

或许孩子就是面对了学习的问题,长期在一个熟悉的环境,可以让他比较安心,可是到了陌生的地方的时候,他的脑子里充满了问号,就好像好奇宝宝,只可惜,他无法聆听指示,这就是他的学习问题。

其实每一人都会面对学习问题,只是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而已。我记得以前在学习的时候,对于书写总是有一定的难度,不管我多么地用心,我也无法把字体写好,然后还时常被老师罚写,就算是在师训学院,也时常被讲师罚抄写。可是后来执教的时候,却没有面对问题,我不要写太多的字,字体也比较端正了,更多的时候,我都是以电脑来书写,倒是帮了我许多。

我在读书时代就开始写文章,寄到报馆赚取稿费。我开始用心地书写,也因为书写在稿纸,字体看起来就比较整齐了。接着,有了电脑,对于我,更是帮了我许多,解决了我书写的问题。我开始编写作业,也开始编写文章,当然也设立了各种不同题材的部落格。大脑里不断地涌出了许多信息,手指在键盘上敲打,让我快速地写作,当然文笔还是需要去训练,可是我却写出了自己的风格,很随心地写作,更是让我更加欢心。

我是一个无法好好写字的人,然后却能使用电脑来代替,解决了我的难题,让我找到了另一条适合的道路,也让我发挥所长。每一个人的缺陷,或许是需要时间去面对,需要时间去克服,或许过程有点难,可是恒心却告诉了我,总会有一天会成功,而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孩子面对了问题,是必须去了解他们的问题,或许陪伴就是最好的陪伴,陪伴他们成长,去理解他们面对的问题,每一个人面对的问题都是不一样,有的比较严重,有的比较轻微,而时间就是可以验证他们的成长中,是否他们曾经努力地克服自己的学习问题。当然有的比较特殊的学生,是需要专业人士去指导,然后指导他们慢慢地克服学习问题。其实在现今的社会,也不难看到这一方面的专业人士,只是我们曾经有去了解孩子们吗?他们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,而我们却疏忽了。

在孩子的成长中,时间是非常宝贵的,错过了某一个阶段,可能他们已经被淘汰了,要跟着其他人的步伐,会变得越来越吃力,有的甚至是放弃了。时代已经不一样,许多家长都是受教育,而资讯的发达也让我们看见更多,了解更多,有许多家长真的很努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去了解孩子的学习问题,有的也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,为的是协助孩子学习面对问题。

孩子慢慢地成长,慢慢地学习,我们是可以看到他们的转变,而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
2023年6月8日星期四

别期望孩子也改变


当我们不断地埋怨孩子们只会静静地听,完全不会回应的时候,可是回头想想,到底为什么会如此?

幼儿园的老师教导孩子的时候,教育孩子们乖乖地坐着,然后在纸上涂鸦,打钩,画画,或是书写,然后老师就批改,循规蹈矩的,看起来就是很乖的孩子。然后一年过后,孩子真的静静地坐着,只会依着指示,做老师要做的事情,听老师的指示。

升到一年级,学生们还是听指示,听老师说的话,偶尔会发呆,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了。接着,老师又再开始指示,孩子又再听指示,长久以来,他们都是听指示,结果有一天,老师没有指示了,他们却慌了,不知如何是好,家长也抓狂了,为什么孩子什么都不知道!

当孩子们问为什么的时候,他们就是在吸取知识,可是我们就阻止他们发问,只是听指示,也意味着他们开始听指示,只接受老师给的指示,而不鼓励他们去思考,他们就开始觉得只要是老师给的指示就是正确的,那么就跟着大队吧!后来,他们也慢慢地不会去思考,也不知道什么是对错,接着他们也懒得去想了,因为老师会给指示,何必那么烦恼呢?

后来,老师开始埋怨学生为什么不会回答问题了?我们自问自答,学生们没有反应了,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。长久以来,老师也觉得无趣了,就自问自答,不想再烦恼了,然后就不断地埋怨现在的小孩很难教,其实小孩还不是老师教的吗?

老师们进入课室,看看学生的表情,你就知道他们对于学习的渴望!他们还在小学阶段,已经开始没有学习的动力,那么将来的日子呢?

当我的孩子说,将来要当一位老师,我也很高兴,原来他想当一位只是坐着的老师,什么都不干,想不到他们对于老师的行业是如此的概念。

当然小学的老师,尤其是华校还不会出现如此的情况,可是不担保以后不会,因为我们都不愿意改变,那么也别期望孩子也改变!

当我们一起走过



天亮了,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,我无法感受在仙本那的日出,是金光散发,照亮了整个天空,扑满了整片海洋,现在的她,是躲在高楼,藏在迷雾里,就是一刹那地跳了出来,我还来不及捕捉那镜头。

这几天的病假,让我过得很悠闲,多了时间看看日出,也多了闲情看日落。天空的云,渲染的颜色,偶尔是金黄色,偶尔是彩红色,我感受了不同。

我趁着这几天,帮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师,整理了她的照片,那是我唯一能为她做的事。她对我的恩情,是我无法偿还的,那也是我们之间的友谊,就好像她时常说的:“小事而已!”。而我也学会了,她的待人处事,她对于教育的热忱。

我看回了旧照片,原来照片不多,旧照片更是不多。我把照片整理后,打算制作视频,我选择了一首歌曲《当我们一起走过》。我看了歌词,适合当时候的我们,是我们青春的时候,是我们一起奋斗的时候,是我们一起为教育而努力的时候。

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再继续,许多在一起为教育的人,也一个一个地离开了这个圈子。大家从年轻,带着一股热忱,带着教育理念,带着初心踏入校门,和一群天真可爱的小孩,还有无数如魔鬼般的小屁孩,不管是斗智还是斗武,大家都是为了孩子而努力,那也是我的初心。

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,看着小孩一年又一年的长大,也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孩,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岁月也一年又一年地不见了。然后看着小孩长大了,也来我们也不再青春了,而是已经踏入中年了。很快地,我们教导的是学生的孩子,原来,退休的日子也离我们不远了。而我,送走退休的老师也越来越多,或许在不久的日子,我也踏入退休的行列了。

我很喜欢看回以前的照片,有的是我拍摄的,有的是同事拍摄的,不同的角度,不同的情景,不同的环境,但是我们的心情还是一样,是喜欢那一份工作,是喜欢那一份执着,因为我们都是有同一个理念。

不管以前是多么的苦,遇到了多少的挫折,面对了重重困难,都已经成为回忆。数十年的友谊,或许很快就消失了,而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。我编排的照片,我选择的歌曲,或许只有我明白,因为我就如局外人一样,观察四周所发生的一切,然后看到了变化,看到了无法接受的,看到了却是只有感叹,感叹是觉得可惜!

我留下的画面,还有歌曲的意义,不知道他人懂吗?或许有的人也不在乎,因为偶尔的迷糊会更好!可是我要告诉大家,好好珍惜一切,好好珍惜眼前,好好看看旁边的人,好好地和他们说说话,如果可以,给他们一个拥抱。

时间在一天一天的倒数,我无法好好珍惜接下来的时间,可是我珍惜我们以前一起走过的日子!


2023年5月18日星期四

自由地做一个学生



今天我从面子书,看到一个团队去参观外州的一间华校。学校很大,画了许多壁画,五彩缤纷,应该也有主题。学校有一个很大礼堂,走廊也装饰了许多,有草地的地方就种了花花草草,应该说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,一点也不简单。

曾经有朋友提起,她的学校很大,有一个大礼堂,可是学生进入的礼堂却是有许多条规。我看她的学校,课室有一台智能电视机,可是课室不宽敞,桌椅很旧,也不符合二十一世纪课室,更别说科技化,不是因为一台智能电视机就是科技化了。她也提起,老师的厕所只有几间,可是却有近八十名的老师共有,而且食堂却远离办公室,也非常不方便。我曾经听她说,学校还请了画家来画壁画,花了不少钱。

原来学校的建设,已经成为了一群人心目中的学校,而不是老师渴望的,也不是小孩希望的学习天堂。

我想想,为什么就不把这些画壁画的钱,去买几台电脑给需要的学生,可以上网学习;
或者无需只有类似黑板功能的触摸屏智能电视机,打造舒适的课室,成为二十一世纪概念的课室;
可能无需太豪华的礼堂,或者厕所,想办法帮助更加需要的学生,尤其是学习障碍的学生。

我教导小孩,他们很简单,他们要的其实是玩乐,可以在草地上奔跑,然后在阳光下踢球或是打球,可以在课堂上随意发表意见,希望减少功课。墙上美丽的画,可能他们看了一眼,也不再欣赏了。

也可能公园打造得很美观,很吸引人,种了许多菜还有草药,可是有多少孩子真的享受其中,有多少孩子真的在公园里坐下来好好地欣赏吗?我看回我的学校,有一个草药园,可是座位却是很热,学生也没多少时间去看看草药的名称。我也看到了小公园,原本养了小乌龟和鱼儿的小水池,水也没有了,鱼儿和小乌龟也不见了。他们更加喜欢的是在小公园里奔跑,哪怕只是一条小小的走道,他们也乐得其中,可是对我来说,那不是一个安全的玩乐地方,可是他们也没有得选择。

或许他们看到走廊上的书籍,他们也不会去拿一本书去看,因为他们已经找不到阅读的乐趣。我看到他们每天到雨盖篮球场,然后静静地坐在地上,一点声音也没用,手上拿着一本书,可能书本还倒转,可是内容也不知道什么。其实希望他们安静阅读,也只不过那几个人,喜欢阅读的人也寥寥无几,不是说不鼓励阅读,但是喜欢阅读,才会享受阅读,才知道阅读的意义。

当然,有的学生还是会享受阅读的乐趣,可是到底有多少人呢?一千两百位学生,有多少学生是喜欢阅读的,有多少人喜欢运动,有多少人喜欢玩乐,可是因为为了推动阅读,为了符合所谓的教育方针,然后强制性要求所有的学生也跟着阅读,原来小孩连一个小小的空间也没有了。

或许,我们应该给小孩一个选择的机会,问问看他们:“你们喜欢做什么?”其实我们心目中都知道,他们喜欢的是在草地奔跑,可以在球场打球,就好像我小时候,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,是因为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一个学生。


2023年5月16日星期二

做回自我



记得好多年前,我离开了篮球场,然后开始编写作业,也开始学习科技。

我发现科技的发达,真的对我的教学很大帮助,然后就开始买卖电子产品,然后也学习电子产品,结果我赚了一些钱,然后又花钱去买电子产品来学习,最主要是利用在教学上。

到后期,我买了电子白板,也学习如何使用,发觉用电子白板教学,主要的是如何使用软件,还有设计教学教材。

可是却发现科技又进步了,我学习如何使用螢幕鏡射 (Screen Mirroring)的概念,然后连线手机,使用手机的软件教学,挺有趣的,而且当时候的网路已经越来越进步了,我开始学习设计教学平台了,然后通过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教学,也开始在学校分享。

后来学校要装置电子白板,我极力反对,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电子白板了,手机或是平板电脑已经可以协助我们了,而且比较廉价又方便,不需要购买庞大的电子白板,还有容量不大的电脑,再说,如果不会使用电子白板的软件,其实它就是一块黑板而已。

可惜的是,校方还是执意要装置,而我也没办法,只好协助老师们学习。电子白板主要是靠电脑来操作,如何电脑旧了,容量越来越多,那么使用就比较慢了,这已经是我意料中之事,我也不再使用电子白板,而是设立自己的科技室,利用电视机,连线电脑,然后加上画板就开始教学了,就好像移动式的触摸屏幕了。

我买了一台电视机,一块画板,还加上一台旧电脑,这就是我的教学电子器材,然后设计教学平台,或是教学材料,而且专注于学生分组,还有网站练习。

我发现,这是最便宜的方法,也是很有效果,我看到了学生的成绩进步了,学生学习也很快乐。

电子白板用了很多年,电脑也开始旧了,应该要提升的是电脑,那么就不会花太多钱。可惜,却要更换电子白板,换的是触摸屏电视机,而且价格不便宜。当然我也极力反对,也举例了许多替代方案,有效果又便宜,当然也适合教学。

可惜的是,还是不被认同,当然我会再次提醒,希望听一听我的意见。

一路走来,都是很不容易,我执意学习电子器材,也学习网络教学平台,也学习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法,当然也分享给大家。我发现,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学习新事物,也不是每一个人认同我的教学法,就好像我一样,我还是不认同因为电脑主机坏了,更换一套电子产品。

也有老师提醒我,他们都说:“老师,别管那么多,算了吧!”

不过,我还是执意地分享我的看法,可能不被认同,不过也没关系,因为我曾经努力过!

后来,我却听到老师们问我最多的一句话:“老师,又去哪里旅行了?”

原来,我已经开始考虑的不再是学校的事物了,而是我往后的日子,去哪里旅行,去哪里骑自行车,编写文章,编写部落格,拍摄照片视频,而且完全无需顾虑,也无需得罪任何一方,做回自我!


2023年5月15日星期一

原来我们都是为了小孩



我总是当自己是一位教育者,教导的是小孩,是我们的下一代,是我们的未来,更是华文教育的发展。经历了好几位的掌校人,也经历过起起落落,也参与许多建校的事宜,可以看过教育制度不断地在改变,当然自己也开始随着科技的发达,而不断地努力地学习教学法,希望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法,协助小孩们学习。

或许是每一个人的理念都不一样,所以大家的方向都不一致,可是我们最终的目标,还是教育小孩,其实就是那么简单。不管学校建得多么富丽堂皇,不管学校设立了多少的规则,不管学校搞得如何出色,其实还是回归教育,教育的对象就是小孩。

面子书的魅力,还有它的感染力,实在太强大,其实一个简单的帖子,可是却引来了许多的共鸣,也或许可以这么说,是把公开自己的立场,可是又不管自己的事。最近大家总是在面子书,发表自己的意见,对于教育的看法,其实也是各人有不同的建议,别人可以攻击对方的只是因为为了保护自己或是孩子。

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意见,觉得教育应该是如何进行,教育小孩应该如何做才有效果,有的在不同时代的家长,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却持有自己的意见,有的教育者已经不在学校教导小孩,却发表了个人的看法,而从来没有听听还在执教的老师,他们的看法是什么,而断定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。

随着时代的改变,教育制度不断地改变,有的是很匆忙就实行,而老师们也还没有做好准备,有的教育制度虽然不是很理想,可是却必须去实行,而老师就是执行者,有时候,可以这么说,真的很吃力,可是却无可奈何!

每一个时代的小孩,每几年的时间,孩子的想法也不一样了,每两三年就可以看到很大的分别,那是已经离开教育界多年的教育者不知的事,也是搞教育学者所不知的事情,也不是掌校的上司所明白的事,只有还在孩子身边,然后用心地教导他们的时候,看得最清楚,更加了解的老师们,才能真正的了解,教育是什么一回事!

当教育政策在改变的时候,代表一个时代的变迁,有时候改变也实在太快了,快得无可适从,可是许多人还是宁愿停止脚步,不愿前进,总是觉得以前都是美好的,而不在乎原来时代已经不一样了,包括我们的新一代,他们渴望的不再是那么简单,也不是像以前那么单纯了。

许多人总是觉得自己的看法是最利于小孩,可是却忘记了整个教育制度,国家教育系统,是由不得教育者,或者是老师去掌握,或许可以这么说,老师也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,可是所实行的教育法,是不是有力于小孩,那就要看看改老师的做法了,他们愿意依着有关当局规定的教育法呢?还是有自己教育孩子的一套?还是随波逐流,依据指示就算了。

其实教学法就是各方精彩,是具有创造力,有感染力的,老师们总会找到一项适合自己的教学法,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,是无法去限制的,除非该老师是没有创意的。随着科技的发达,要搜查的资讯实在太多了,要学习的东西也层出不穷,小孩学习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了,而我们还在执着着自己的教学法,还在坚持着自己的对教育的看法,其实何不听听孩子们的想法,听听教师们的看法。

其实无论任何一方发表有关孩子的教育,尤其是在学校的学习,然后不断道出自己的看法,或是攻击他方的不是,不管是家长或是教师,我们都为自己在辩护,不断地保护自己,其实我们都知道,最终,我们还不是为了孩子的教育,可是我们却在伤害了对方。

曾经有一位家长,因为孩子是面对学习障碍的小孩,她总是会在孩子回家的时候,问孩子是否被老师责骂,被同学欺负,她的负面的信息,已经影响了孩子,让孩子知道,原来只要自己在学校遇到问题,那么问题就是出现在他人的身上,而不是去面对。而身为妈妈的她,也因为孩子,开始竖立的一道墙,以防备孩子被歧视,被责骂,而选择投诉以保护自己的孩子。可是,她却忘记了,她的举动只会阻碍了孩子的学习过程,老师会选择不去教导,以保护自己,而同学们会选择不和他做朋友,以避免无必要的麻烦。

也有一位家长,因为老师说了不中听的话,便开始在面子书发表,觉得老师的做法是严重地伤害了孩子,而引来了许多网友的意见,甚至发泄了个人不满的情绪,可是却又不管他们的事,而当事人却因为一句话,或许是无中生有的话,遭受了许多人的辱骂。而她也开始选择性教育小孩,那么就教书上的知识好了,而教育孩子的品德就无需去在乎了,导致孩子们只是在乎成绩而已。

大家可以说老师的做法不对,其实老师也只不过在保护自己,保护自己还可以在教育界再继续走下去,而是小心翼翼的,为了避免得罪任何一方,包括学生,因为他们害怕带回去的信息,可能就是成为老师被攻击的一个重要武器。

而家长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,不断地防备他人对孩子的攻击,以保护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,以孩子的利益为主,而不是教导他们如何去面对问题,去学习适应环境,去学习社交。

而学生们也开始学习,如何利用家长们对他们的保护,来对抗外面的世界,拒绝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,排斥他们不喜欢的事物,而不是去面对问题,去学习适应,去学习成长。

原来我们都是为了小孩,可是却因为为了保护自己,保护孩子,而忘了教育的意义。


2023年5月12日星期五

对科技的认知



二十一世纪课室,是五彩缤纷,桌子不再是长方形,可以是三角形或是圆形,可以时常移动,小孩是以组别学习,老师必须进行各种活动,课室充满活力和欢笑声的。

孩子们也可以进行组别讨论,虽然偶尔会很吵,那就是大家在发表意见,是好的现象。孩子可以自由发表意见,老师必须接受任何意见,因为每一个人的看法都不一致,但是老师必须分析。

课室里有电脑,有网路,学生们可以随时上网找资料,可以设计网站,可以发表自己的论点,而小孩子,可以上网玩游戏学习。

老师们可以随时使用手机或电脑连线智能电视机,登入自己设计的教学网站,或是上网搜寻资讯,或是登入自己的云端,找自己的教学资料,因为每一个老师的创意都不一样,然后可以在画板上书写,也可以让学生书写在画板上。

什么是科技?如何使用科技教学?不是一台智能电视机而已,可以在上面涂鸦就是科技,要不然,它就是一台比较新颖的黑板而已,可以涂上颜色的黑板。

科技教学,是使用网站的资讯,设计的教学平台,网路的功能,再配合器材,然后设计教学,那么才算是科技化教学,二十一教学的概念。

明白科技的人,那好好利用科技,也让孩子学习科技,因为我们不是依赖科技,我只不过是利用科技来帮助我们学习,以弥补我们能力有限和不足。

我看到了一群利用科技学习的学生,他们上网习作,简单的点了几个√,就完成了一份练习。我看到有的学生,开始学习操作键盘,学习打字,左右手都非常灵活,很快地就打出一篇文章。可惜,有的人却在质疑他们的能力。

对我来说,只要肯学,就是好的开始,而好学的他们,一定会比别人跑得快!


总会有自己的方向


近三十年执教生涯,离开了运动场,投入科技世界,从写作到编写网站,从教学到学习孩子的学习问题,我就好像就一直在改变跑道,一直不断地学习。

后来,我热爱科技,尝试学习电子教学,然后如何运用在教学上,不过时间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,总是遇不到对的人,会看清科技所带来的优势,最主要的是经济上的支持。

十多年过去了,我看到了不一样:
当人们说二十一世纪课室,可是还是无法摆脱传统式的课室;
当人们说二十一世纪教学法,可是却还是无法离开涂鸦式的教学;
当人们已经进入网路世界,可是还是使用了一本又一本的作业簿;
当人们说现在的孩子已经不一样了,可是却不愿意改变教学法;

从以前的wiimote开始,电子产品一直都在提升,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了。记得十多年前,我使用wiimote的红外线,连线投影机来书写在白荧幕。接着,中国的电子产业也越来越进步了,我开始上网订购第一台电子白板,那时候还是使用笔来书写。过后,找到了热心的赞助人,买了两块电子白板,开始学习如何是电子白板教学,还有它的软件。可惜,推广得不好,也可能因为是小角色,根本没有人在乎。到校放要装置电子白板的时候,我已经开始学习如何使用mirroring了,可以直接连线手机或是电脑,方便许多,也很节省,可是却必须放慢脚步。

直到今天,网速的提升,网络的软件,使到上网就可以获取许多资讯,也可以设计许多教学平台,来代替作业。一台智能电视机,一片画板,一台手机或电脑,连线智能电视机,就可以教学,多么方便。可是,却因为理念不一致,结果也不受理会,真可惜!或许,我处在不对的时间。

虽然我已经多年改变教学法,使用科技教学,也设计了教学平台,而且也乐于分享,可惜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,或许可以这么说,安于现状就是最好的,可是我们却忘了小孩要的不止是课堂上的教学,可能他们需要更多。

现在,我已经意会到,原来就算多么努力,我还是站在不对的地方,无法发挥所长。或许,就可以开始放手,也开始放下,无需再执着,不一定要得到别人的认同,也总会有自己的方向。

2023年5月10日星期三

教学器材



教学了很多年,离开了运动场,就开始玩科技,想要试看用电子器材来协助自己教学。从开始的Wiimote开始,就学习如何使用连线,无线书写在白荧幕上。后来,接触了电子白板,从原本的用笔书写,然后到触摸屏,教学器材都一直不停的提升。

因为器材很昂贵,我都会使用最简单的方法,还有便宜的价格,购买一些器材,来代替昂贵的器材。后来,我总算找到了自己教学的方法,使用的都是比较便宜的器材。

记得以前购买一台展台,或是Visualizer,必须一千令吉,可是现在我只要使用手机拍摄,几秒钟就可以把照片上传到谷歌,而且画面还很清晰。

后来我开始学习触摸屏,我买了一套60寸的触摸屏板(touch screen panel),然后贴在智能电视机框上,变成了触摸屏电视机,也是所谓的触摸式智能电视机,我发现只要三千令吉的智能电视机,加上五百令吉的触摸屏板,就可以变成了触摸式智能电视机了。

可是我无需再使用触摸屏电视机,因为我使用画板,就可以无线控制屏幕,然后书写,而已画板的价格也很便宜,价一百五十令吉。如果要效果更好,那么就加上一台电脑,可是也可以不用。

为了方便教学,我设计了谷歌协作平台(Google Sites),然后把所有的教学资料都上载到网站,学生们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在家里学习,他们可以免费下载我编写的练习,设计的题目,习作游戏性题目。我也开始协助学生们设计谷歌协作平台,教导他们上网写作和习作。

科技不断地演变,变得越来越方便,更有效果,可惜有的时候,人们总是觉得贵的就是最好,美观的是很好的,其实应该这么说,会用的才是最好。

如果大家觉得这些资料能帮到大家,可以互相分享。

75寸智能电视机,大约3-4千令吉
无线画板,大约150至200令吉
电脑或平板,大约一至两千令吉

只要这三样电子器材,其实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教学了,也无需太昂贵。至于软件,上网就有许多免费的软件,我只需要设计协作平台,然后使用游戏性软件,设计了依据课程的练习,再上载到网站,学生们时时刻刻都可以获取许多的练习题。

其实智能电视机,就好像一个安卓电视盒,只要登入谷歌,就可以使用许多的教学软件,而且许多资料和软件都是以时并进。

科技不断地进步,只要一两年,就已经更新了,我们永远都追不到他人的步伐,因为我们只是听,而不去学习,不去观察,更没有去实践,怎么了解呢?

其实设计网站也越来越方便了,尤其是谷歌协作平台(GS),小孩也可以设计各自的网站。只不过,我们总是觉得不适合,不愿意去学习,更觉得没有益处,可是不学,又怎么知道它的好处呢?

协助学生学习,其实就是帮助自己,使自己的教学更加轻松。

以上资料,是个人经验,纯粹是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