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4月21日星期三

第九大行星——沙迪星

刚开始执教的时候,都是担任班主任,送了一批学生,又去教导四年级的学生。开始教导四年级的时候,都是比较吃力,因为学生升上四年级的时候,要学习的科目增加了,功课也比较多,所以会面对学习压力。

教了几个月,转来了一位锡克族插班生,名叫沙迪星。开始的时候,沙迪星时常被其他同学取笑,因为头上裹着粽子般大的头巾。结果,沙迪星的母亲来见我,诉说孩子时常哭着不想来学校,因为害怕被同学嘲笑。为此,我就严格地警告同学们不准再取笑沙迪星了。此事之后,沙迪星也和同学们和睦相处,有说有笑,还一起玩闹。

过了一阵子,发现沙迪星一来到学校就开始呕吐,然后就闹着要回家。沙迪星的父亲是一名医生,也是一名教授,而母亲是护士长,看来家庭背景不错。结果,有一天,他的母亲又来见我,向我诉说孩子的状况,母亲发觉孩子时常到了学校就呕吐,就带孩子看医生,也看了心理医生,发现这是心理病。医学背景的双亲,了解的孩子的压力,母亲陈述沙迪星是锡克族,他必须学习锡克语,又要学习三语,加上在华校就读,功课繁重,老师严格,难免心里压力比较大,面对功课压力,只好把功课躲藏起来,骗父母说作业不见了,当然这样的技巧是瞒不了多久。

经过沟通后,孩子有了进展,父母亲的关注及关心,让沙迪星能逐渐地追上课业,华语不断地进步,让他能好好地学习。听说升上中学后,他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好,至于长大后,是不是跟着父母的步伐,踏入医学领域就不知道了!

 (后记:后来联络了他的同班同学,得知他已经当了一名医生,可是却不怎么想要联络小学同学,可能小学已经是成为他的过去了,也不怎么好记忆的过去。但是,我还是永远记得他,一个被黄老师所称为的第九颗行星——沙迪星)
 
 

2021年4月16日星期五

校园里的大树不见了


今天一早,打开门窗,开到太阳东升,阳光照耀了四周,强烈的阳光,还看到形状类似龙的云团,一位友人说的。

我准备就绪,推着自行车去做运动了。已经七时多了,路上的车子并不多,所以骑起自行车很自在,路过面包店后,就是在公寓附近的皇宫,皇宫里有一棵很大的树,我停下来,拿起手机把那棵大树拍摄下来,想把这棵大树的影像留在云端里,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,可能再次路过的时候,已经看不到这棵大树了。

记得学校里,篮球场旁也有几棵大树,是陪伴着中华学子成长的大树,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,他们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。

这几棵大树,是陪着我成长的大树,是给我打球时遮荫的地方,也是我教球时乘凉的地方,我非常喜欢这几棵大树,而大树也见证了中华的成长。

记得,我看着那几棵大树,到了一定的季节,就长满了小黄花,铺满了整棵大树,几乎看不到青绿色的叶子了。强烈的阳光,经历风吹雨打,还是长出许许多多的小黄花,然后没过多久,小黄花掉落在地上了,偶尔一阵风吹来,站在树下的孩子们,就感受到了小黄花不断地掉落在他们的头顶上,感觉很棒!

小黄花洒落满地,孩子们最喜欢在球场,踢着地上的小黄花,感觉小黄花在飞舞,然后婀娜多姿地降落在地上,而这些举动,却是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欢乐。

偶尔,孩子们还用他们的小手掌,双手抓起地上的一把小黄花,然后朝着他们的同伴丢去,小黄花撒到小孩的身上,就好像为自己来个香花沐浴。

记得下课的时候,孩子们就会跑到篮球场打球,玩乐,享受仅有的二十分钟下课时段。下课后,他们就是带着满身的臭汗,不断地擦去头上一直低落的汗水,然后冲进课室里,偶尔还会招来老师的一顿臭骂,臭死了!

但是,看看现在,球场已经停放着车子,已经没有空间让孩子们在阳光底下打球了,而孩子们也无法感受到被阳关照耀的感觉,或许父母也会不断地交待孩子们,不要晒太阳,免得生病了。

现在的孩子就是处处受到限制,而在父母的心里总是在想:我是为了你们好,避免你们受伤!而老师们总是说:别跑!会跌倒!

我们总是时常叮嘱孩子们,要小心,要注意。我记得孩子还小的时候,从来没有跌倒过的他,只不过跌了一交,哭声却非常响亮,我看着他的伤口,一滴血丝都没有,但是却哭得很伤心,原来从来没有受伤的他,是经不起受伤的。

我看着皇宫里的大树,非常高大,从不同的角度看去,还把前面的公寓掩盖了。它们的成长,经过了多少时间,经过了多少风雨,或许被暴风雨侵袭的时候,会摧毁树枝,但是那大大的树干,却永远牢牢地矗立着,仿佛告诉大家:我不怕风雨,我不怕时间,因为我的生命力很强!或许它会告诉我:"我什么都不怕,我只怕人类的摧毁而已!就好像学校的那几棵大树,经不起时代发展的洪流!

大树消失了,草地也慢慢变少了,我很感慨,难道我们的学校,真的必须被钢骨水泥围绕着,而学生们就仿佛被这道巨墙包围着,限制了他们的行动,感受不到自由的气息。

记得以前教体育的时候,我最喜欢叫小孩在草地上奔跑,然后大声的呼喊,我看到了许多小孩开心地奔跑,连平时很害羞的小女孩,也乐在其中。

大树被砍下了,老师还特意叫一群学生去拍照,纪念这几棵大树,它们曾经为中华学子,抵挡了风风雨雨,遮挡了阳光照晒,陪伴着大家的成长,也见证了中华的发展!


老师,明白了!

去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网课,许多孩子的学业确是面对了许多问题,孩子们显得有些压力,而家长也认为因为没有来上课的原因,所以孩子的成绩低落。

最近接手另一班学生,看着他们在课堂的表现,大部分都很乖巧,可是我却认为乖巧也不是一件好事。

国语课堂,评估孩子的表现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,一有时间就会评估他们,多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,慢慢地去发掘他们的弱点,如果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,就会联络家长,好好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。

家长们的配合其实对老师来说是很大的帮助,我总是告诉家长,帮助孩子,就是帮助我,所以为什么我多么渴望家长们的合作,让我好好地教导孩子!

教学的时候,我喜欢把要点解释一遍,因为我觉得只要我把技巧告诉他们,他们明白了,就比较容易回答问题了。我总是喜欢提问孩子,问他们明白我的解释吗?大部分的孩子都会说明白,我就感到欣慰了。

我看着其中一个孩子,我再次问他明白吗?但是孩子的眼神,总是呆呆地看着我。

我说:“你明白吗?”

孩子看着我,完全没有回应。

我再说:“你明白老师说的话吗?”

孩子还是看着我,没有一丝想要回答我的问题。

我便问其他的孩子,他会回答问题的吗?孩子们都说他不会的。

但是我还是不肯放弃,我再次解释,尽量让孩子们明白,包括那位不明白的孩子。

我再次问他:“现在明白了吗?”

他还是不说话,一直盯着我,由于戴着口罩,我完全看不清他的表情。可能他的心里在想:“这个老师怎么那么笨,一直问同样的问题!”

我还是不放弃地向他询问,很想知道到底他明白吗?

他的眼睛一直看着我,好像很无助,我只要求说一句话,会还是不会而已,但是他还是无法发出声音,就算是说话,戴着口罩的他,完全是听不到他的说话,我发觉他不自信了!

原来不是他一个会出现如此的眼神,还有很多孩子都是这样,我心里在想,为什么孩子们会露出无助的眼神呢?而他们的眼神仿佛想要告诉我,但是我却一定也无法捕捉到,好无奈!

我不希望放弃任何一位学生,每天花一点时间教导差的学生,总有一天他会明白的。我无法再给他们多一些时间,但是我期望家长们给一点点时间给孩子,协助他们。

我期望接下来的日子,再看到的眼神是欢愉的,回答是有力的,很开心地回答我:“老师,明白了!”

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

一代又一代

记得以前一名学生时常不做功课,于是就联络家人,告知孩子的问题,结果,学生在隔天到学校的时候,脚部都是藤鞭的痕迹,看来是饱受了家人的一顿鞭打,从那天开始,我告诉自己,尽量不告知家人,而是尽力地要求学生把功课做完。

看起来如果告知家长不是更好吗?可是我却不怎么认为,学生被家长鞭打,是不是孩子就会乖乖地把功课做完,原来并不是如此,学生还是选择不做功课,而宁愿被家人鞭打。而我,也觉得学生被鞭打,其实也有点心痛、

原来,学校就是有如此的学生,应该说学校有形形色色的学生,百个人,百个样。后来,我知道了这个道理。

现在,家长不再可能接受教师处罚孩子,就算是罚站,也觉得是老师不对,可是对与不对,真的很难衡量。就好像老师,也是各有各的不同,有的觉得必须处罚,孩子才会进步;有的觉得必须多点爱心,孩子才会听话;

我总是认为以前的孩子比较好教,那是因为曾经是一名严格的老师,学生是因为害怕所以才肯做功课,但是,时光怎么可能倒流呢?还是接受事实吧!事实就是现在的孩子已经不一样了。当然,以前教导的学生,已经是成长成人,他们也带着孩子们来学校上学了,而我,也不可能以以前的教导方法教导下一代了!

2021年3月10日星期三

功课问题

 一直以来,困扰着老师的最大问题,应该是学生不做功课。

记得以前,学生不做功课,就是藤鞭伺候,或是带回家,让学生把功课做完,父母才来接回,然后父母就会再三的道谢,感谢老师教导他们的孩子。

但是,现在时代不同了,老师也甚少处罚学生,因为免得被家长投诉,老师也从来不带学生回家,因为家长不喜欢,当然老师们也能免则免,减少处罚孩子,更不用说带学生回去做功课。

家长开始保护自己的孩子,不希望孩子被处罚;老师开始保护自己,不会做无谓的处罚;当然也包括校方了。

看起来,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处理学生问题,但是试问孩子那么多,一个不做功课还好,但是如果班上半数的学生不做功课,那么又如何应对呢?

老师采取适当的应对,到底如何才算是适当的应对?

孩子不做功课,屡劝不听,那么该如何?

联络家长,家长就是避而不见,那么又该如何?

家长知晓了,还是没有采取任何行动,确实无可奈何?

每天那么多学生不做功课,交给校方,到底又是如何处理?

给老师的感觉到,最好学生们都做功课,那么就天下太平,皆大欢喜,可是那只是想得美而已!

2021年2月5日星期五

网课时代


疫情不见好转,学校还是无法开,学生们必须上网课,教师还是继续进行网上教学。

记得,以前曾经看到一些报告,国外的一群学生无法到学校上课,那么只好在家里上网课。想不到,现在,我们也必须过着上网课的日子。到底孩子必须上多少个小时的网课才会有效,其实是没有一个标准的。有的学生家里的网速非常快,有的学生却面对这网速如龟,有的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上网课环境,有的必须在托儿所,使用手机上网课,有的连设备也没有,更别说网线。

有的老师面对了网络的问题,但是还是必须硬着头皮去解决,而学生无法上网课,父母也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,为的是要让孩子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,可以好好地上网课。网课时代,真的是为难了老师,也难倒了家长及学生。

面对着如此的状况,老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希望孩子们上网课的时候,能够好好地上课,但是,连续一两个小时的网课,眼睛一直盯着视频,耳朵带着耳机,或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,但是还是必须乖乖的坐着,他们真的能够专心地听课吗?

身为父母的,必须出外工作,而把孩子交给托儿所或是家里的老人家,一个小小的孩子,必须学习如何使用手机或是电脑来上网课,有时候,按错了按键,可能就跳出网课了,紧张起来,却觉得很无助。

记得听过一段录影,家里的老人家怪教师不早一些交待功课,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。而身为教师的,怪家长不教导孩子把功课做完,不督促孩子做功课,总之就是互相指责。

或许不难听到父母说,多么期望疫情快点过去,孩子可以到学校上课,不需要一直督促孩子上网课,网课结束后,又必须教导孩子做功课,甚至自己都不明白,又如何教导孩子。又害怕遭到老师的责怪,于是就四处向人家请教。

而老师也期待着快点回到学校,能够好好地教学,而不是上网课,面对着孩子无法上网课,无法交功课的问题,或是不了解网课的内容。有时候,交待了孩子,还是无时无刻地接到家长的简讯,问有关网课是问题。

到底是谁的错!孩子不明白吗?孩子不听课吗?孩子逃课吗?孩子上了一课又一课的网课,父母接了一个又一个老师的简讯,必须一样又一样的交待孩子,简直比工作还忙!而老师呢!进了一班又一班,交待了一样又一样的功课,每天交了好几班的学生,连脸都看不清楚。

网课时代,无论如何,大家都是受害者,但是教育归教育,教育孩子是大家的责任,互相指责,其实也是无补于事!

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

还来不及道别


今天学校开始放假了,可是老师还是必须到学校工作。一路上,天气阴沉沉,一点生气也没有,一丝丝的小雨笼罩了大地,疫情日渐严重,带给人们的是许多的不便。

到了校门,不见排着长龙的车子,也不见陆续走入校门的学生,也不见在校门外向孩子挥别的家长, 也不见在校门站岗的老师。

因为疫情关系,学校突然公布停课了,不知道是喜或是悲,老师们来不及送别即将毕业的学生,学生们也来不及和朋友们道别,突如其来的报告,使到大家措手不及。

第六学年的班主任,赶快把需要交待的事件,赶快交待学生,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,这一天可能是学生们最后一天留在小学了,也是告别他们小学的学习生涯。

每一年,学校送别毕业生,学生们合唱毕业歌,并和师长们握别,大家拍个大合照,学生宴请师长,感谢师长对他们的教导。有的学生会留下离别的眼泪,有的学生拥抱着老师,沉重地向老师告别,有的学生欢心喜地大声欢呼,终于离开了自己的小学,离开了他们一直认为束缚着他们的地方。

今年的毕业生错失了许多,他们没有参与毕业旅行,他们没有进行运动嘉年华,他们没有毕业典礼,他们没有大合照,或许连一句再见也来不及和他的朋友说。

就这么草草地结束了小学学习生涯,真的有些可惜,有些回忆真的值得让它留下!

2020年10月29日星期四

他总是那么慢


 “俊亨,可以快一点吗?“他总是点点头,没有回应我。

同学们就会说,他每一次都是那么慢,老师总是必须再三地交待。

发觉他做什么都是那么慢,同学已经开始抄黑板上的字了,他才要把簿子从书包里拿出来。别人已经把功课做好了,他才要开始抄写功课,结果干扰教学的进度,我很好奇为什么总是那么慢呢!是不明白老师的指示,还是听不到老师的说话,他总是点点头,那么就代表明白我的指示了。观察了一段日子,也和家人了解了,发现这小男孩在家也是做事特别慢。

好几年的观察,发现如此的学生都有好几个,他们的学习进度会比一般人慢很多,不但老师必须耐心地教学,家人也必须腾出更多的时间指导他们。由于在班上来不及把功课完成,所以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家里完成。

通常都会和家人沟通,了解孩子是不是有学习障碍,或是去检查视觉。

由于现在的课程也比较难,通常从他们入学后半年,就开始看到有些学生基本上已经是被落在后头了。其实要他们跟着其他学生的步伐,应该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,在这一方面,家长必须扮演重要的角色,因为必须在课堂后,再给他们更多时间去再次复习。

孩子在学习的成长中,会面对许多困难,有的选择不去接受,索性就告诉你我不会;有些选择慢慢地学习,也希望家人及老师能够给他们多一点时间;

面对如此的孩子,其实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困境,毕竟每一个小孩都不一样,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不同,但是我觉得沟通是非常重要,家人的支持及耐心,老师们的细心教导,对于他们就是一种支持,也让他们能够在成长中多一份爱心。



给孩子戴好头盔


早上时分,前往学校的路程有些繁忙,进入学校的路口,两排汽车紧紧地跟着,然后慢慢地行驶到学校门口。

这时候,不难看到家长们骑着电单车,载着孩子,然后穿梭在车龙里,加快了电单车的速度,希望电单车能够快点到达学校门口,确保孩子能够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前到学校。

骑着电单车的爸爸妈妈都带着头盔,遵守交通规则,可是坐在后座的孩子,却没有戴上头盔。这时候,心里难免有些问号?爸爸爱他们的孩子吗?为什么却不给孩子戴上头盔呢?难道不知道,戴好头盔就是要保护孩子吗?

家长都忽略了,他们只为自己戴上头盔,就是因为怕被警察取缔,可是却没有给孩子戴上适合的头盔,以确保孩子的安全。有时候,看到了这样的情况,真的有些担心。当初老公用电单车载孩子,坚持一定要买适合孩子的头盔,然后把头盔系紧,头盔才不会掉了下来。

可想而知,孩子还小,他们小小的身躯,而且坐在完全没有保护层的电单车上,奔驰在马路上,有时候,意外的发生就是那么一刹那,少了头盔的保护,其实是多么的危险。

戴好头盔,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头部,许多意外的发生都是我们不想的,但是我们却可以预防更加严重的事情发生。好好保护我们的孩子,只不过给孩子戴上头盔而已!

2020年10月22日星期四

好玩的小孩!


居住的公寓原本是三座分开的楼层,后来其中一座却被发展商改建成酒店了。

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装修工程的酒店,把许多垃圾摆放在楼层外的空地,后来工人不再把垃圾丢在空地,而是把垃圾丢在一个很大的车斗里,方便把垃圾拖到垃圾场去丢。

装修工程在进行中,工人把大量的宝丽龙丢在车斗里,然后就放置在哪儿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拖去垃圾场丢弃。

恰好附近铺好了柏油路,吸引了许多附近的友族孩子来到这里游玩了。小孩就是好奇宝宝,看到那么多的宝丽龙在车斗里,然后就很好奇的爬进车斗里,由于宝丽龙及塑料袋都是比较柔软,孩子们就是在车斗里跳来跳去,还把身子钻进垃圾里,丝毫不在乎那是垃圾,然后就是拼命地拿宝丽龙,当着武器来敲打朋友,大家就是你打我,我打你的,玩得很高兴,把宝丽龙也打到掉落在地上,结果马路上都是垃圾了。

然后掉落在地上的保丽龙,一些较小的孩子,就在地上把保丽龙分尸了,一点点地把保丽龙剥开,让保丽龙飘落在马路上,然后也看着保丽龙随风吹走了,看起来也玩得非常兴奋,丝毫没有感觉自己的做法是错的。车子经过的时候,保丽龙就会随风飘起。曾经路过的时候,告诉他们不可这么做,但是他们还是不在乎!

但是从这件事看来,大人不把垃圾好好处理,就是丢弃在车斗就算了,也任由孩子们去玩乐;而家长知道孩子在玩垃圾,也随他们,不去阻止他们,因为他们也觉得那是无所谓的;甚至有些人就是把家里的垃圾,就随意地丢进屋后的大水沟,然后造成了蚊虫滋生的好地方。虽然他们蚊虫会剥夺人命,但是还是照样把垃圾丢进水沟。所以我们不难看到,大人从车子里把垃圾丢出去,也叫孩子也顺手把垃圾丢出车外。

每天从高楼望下去,就是看到许多垃圾随风飘入河流,或是随着大水沟流入河流,然后随着河流流入大海。之前在河边跑步的时候,看到河面上漂流着都是塑料瓶和塑料袋。

最近看了一出短片,讲述一个由环保份子所组织的志愿团队,他们戴着沉重的氧气筒,然后潜入到海岛附近的海底,把一些会对海底生物造成伤害的垃圾检上来。还有另一出短片,嫁到台湾的外国女子,为了享受美丽的海滩,每一个周末就会带着家人以及带动当地环保份子,到海边拾垃圾。

就是因为人们把垃圾丢进大海,造成大海的污染,破坏了大自然。不管垃圾是当地居民丢的,还是随着海水飘来,其实最佳祸首还是人类。

我们无法做到一些环保份子的举动,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尽一份力,减少垃圾!

2020年10月21日星期三

给自己十分钟


每天看到同事时,听到最多的是,好忙啊!见到面,最多就是点点头,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进课室了。甚至有些连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!

大家就是这样地进进出出办公室,从一间课室到另一间课室,可能间中就是一个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,而那三十分钟,可能就会赔给某某人了!

大家口中的忙,忙着写教案,忙着讨论,忙着批改簿子,忙着.....忙着......

桌上就是堆满了教科书及簿子,看来也没有多于的地方放自己喜欢看的书,也或许书籍也不怎么喜欢吧!或者就是因为没时间。

我也很忙,可是还是放一两本书籍在桌上,不管是什么书,都会看一看,就是纯粹地喜欢看书而已。在吃早餐的时候,就随意打开带来的书籍,然后就看看几页也好,就是短短地十分钟,也可以看上好几页的书,而阅读就像是我的早餐一样,让我补充了精力,也让我的脑袋歇息一会儿!

就是短短的十分钟,我看完了一本又一本的书,也忘记了看了什么书,有些书是借来的,有些书是买来的。很多时候都会选择买书,因为买书是对作者的一种认同及尊重。

我的岁月,许多时间都被书籍填补了,不会刻意去看指定的书籍,只要是想看就看,不喜欢看就不去看了。看了书,有时候有感就写写文章,也是因为看书,让我知道更多。虽然许多人说,资讯可以从网络搜寻,可是当你拿着书,和拿着电话的感觉是不同的,因为我也是喜欢电子产品的人。

就是那么短短的十分钟,给自己十分钟,让自己歇一歇,让自己的脑袋享受一些文字的美妙,作者的文章,可能让自己找到了一个出路,让自己需要的出路,而我就是在文字中,也找到了我的出路!

2020年10月8日星期四

病了,我也不想!

最近确诊了白血球及血小板太高,必须到医院抽血再诊断,初步诊断是真性红血球增多症,是罕见的疾病。结果两个星期里,就必须跑医院几次,只是为了见医生和抽血。

为了不耽误工作,都会把工作先安排好,可是确诊了这种疾病,可以进展为白血病,心里难免有些担心,整个人的情绪都受到干扰了。为了进一步确定病情,而必须去抽骨髓,因为只有抽骨髓,才能正确确定病情。就是因为不耽误工作,结果医生给三天病假,也只拿一天,另外两天就安排在周末。

不知道从何时开始,老师们要去医院检查,必须先安排好工作,必须和其他老师换节,很想知道,是不是时常换节,那么以后的节数会不会太多,可能排到假期,也无法还给其他老师。

老师为了自身健康,而到医院去做检查,医院往往病人太多,去挂诊就必须三、四个小时,往往为了赶回学校,搞得整个人都很累。

有时候,医院安排的日期也是在工作时间,这也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,我们就必须在上课期间去医院。有些疾病,是必须长期到医院检查,是不是我们就必须长期安排换节,免得耽误工作!

老师患病,谁都不想,因为得病了,心里压力好大,无意间就会发现其他的疾病也跟着缠身了。我们为了赶回去学校工作,医生总会告诉我们,如果我们病倒了,怎么办呢!是的,我们病倒了,不能上课,教学不能正常进行,怎么办?

一直以来都很少生病,就算病了,也甚少拿病假,因为就是为了不劳烦其他老师代课。但是得病了,就是必须进行检查,而且是必须安心的修养,我们不把身体照顾好,病倒了,家里少了一个人,学校少了一位老师,学生少了一位老师,其实对谁都不好。

有时候,告诉自己,为了工作,而累坏了自己,值得吗?

我们必须依据程序工作,老师是可以拿病假,老师是可以拿CRK,这都是我们的权益,虽然决定权是在校长手上。

说到底,病了,我也不想!

2020年3月29日星期日

生活还是必须继续下去


看着路上三三两两的车辆,他们就是必须继续工作的一群,每天到工作地点,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。他们在工作地点,必须好好地做好防护设施,因为他们就是每一天必须面对病毒的群体。响应政府号召,乖乖待在家,避免外出,好让医护人士能在行动管制令期间,把病毒传染控制下来,割断传播人群。
除了站在前线的人士,还有其他岗位的人们,也必须把各自的工作做好。而其他人士,也同样在这个时期,献出了他们的爱,虽然不能和前线的人士站在一起,但是,他们当中也在家里工作,照样把各自的工作做好。许多事情还是可以通过网络去处理,并且能善于处理妥当。
现在一直鼓吹的线上教学,就好像以前进行的远距离教学,现在刚好可以派上用场了。既然都待在家,为何不实行自己的任务,继续自己的使命。身为教育者,所谓的灵魂工程师,虽然不能面对学生,也照样可以进行教学,资讯更可以通过网络寻获。既然已经是处于现在的处境,何不坦然面对,把自己的工作做好。其实教育本是良心工作,是无法去衡量的。
当我们在埋怨的时候,何不想想看,还有更多人在外面拼搏,面对着生命的危险,面对生活的困境,三餐不得温饱,甚至有些已经失去了工作,必须等待有心人士救援。而身为教师,却能够照样领薪水,是不是很幸运了吗?其实我们面对的困难,算起来也不算大件事,那么就当是一种学习吧!
我们总是喜欢把视野放在自己的眼前而已,觉得自己的不幸,觉得自己多了很多工作,觉得自己的收入少了很多,觉得自己少了自由,觉得取消了旅行行程亏本了,还有很多很多数不清的埋怨!
在这个非常时期,生活还是得过,学习还是得继续,政府也不断找出方案,如何应对这个非常时期。提升网速,赠送网线等等,好让人们还是可以在家里,通过网络工作。大家都非常了解,这个非常时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,中国也是用了两个月,才能战胜疫情。而意大利及美国,还有整个欧洲国家,更是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,感染病毒的人数不断飙升!
不管在哪一个领域,还是必须站稳阵脚,希望能快点战胜这疫情!

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

问题就是.....

一年的时间这么快就过去了,明天就是新的一年,在中华已经是第27个年头了,经历了五任的校长,每一个校长都有不同的风格。一直以来都是默默耕耘,从来不会在乎得失,只是希望校方可以给更多空间,让自己好好地发挥,帮助学校在各方面的提升,也从来不在乎需有用多少的时间。
一路走来,真的不简单,虽然许多想实行的计划,都不获得支持,但是也是无可奈何,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认同你的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当然不再是雄心万丈了,或许就这么算了!
记得以前想帮助学校提升电子教学,但是大家都觉得步伐太快了,不适合老师们,结果就不了了之;接下来,要提升学生在电脑教学的这一方面,希望能提升电脑设备,但是,却因为没足够的资金,也放弃了;想要设立一间教学活动空间,但是,校方觉得没有必要,也不获支持。这一些想要为学校而做的,都一一被拉到了。到底是什么原因,其实讲到来,还不是钱的问题。资金可以去搭舞台,可以建体育馆,可以装修厕所,可以提升办公室,可以美化校园,却不能够挪动一些,提升有利于教学的设备。
有时候,学生们埋怨电脑怎么那么旧,老师们埋怨电脑那么慢,打印机又出现问题,其实也是无可奈何!已经尽力了,也已经筋疲力尽了,也绞尽脑汁了,就是没有办法了,不过其实能用钱解决的问题,就不是问题,就是那么简单!问题的是.......

服从命令,万岁!


最近学校做了一个新舞台,许多活动在进行时,都非常方便了,要进行活动当然是最好的,但是,现在却被摆上了台上,老师们必须排排坐,当然不是吃果果,感觉就好像有些不习惯,以前总是大人物坐在台上,因为他们是大人物嘛!可能这个舞台太大了,必须更多人坐上去,填满空间。老师则是默默在后面耕耘的一群,而且还有一群时非常低调的,如此一来好像有些高调,干嘛要坐在上面呢!是不是以后的日子就被摆在台上了,想要争取多一点时间做其他的事情都不能了,必须乖乖地坐着。
真的有些不习惯,新上司,样样都必须依据他的要求去做。撇掉不说以前是怎样的,总之就必须依据现在的去做,也是对的,新人当然新作风,当然要有一点特出,才显的自己的能力。对于一些资深的老师,做了几十年,突然必须改变风格,去配合其他人,而且对教学也没有一点用处,看不到有什么好处!
说再多也没有,那么就开始坐在台上的日子吧!服从命令,万岁!